DSC04614 續上篇...

由此開始下行往黃金博物館方向,此段階梯修築完善...

DSC04613.JPG

步道上遠觀前面走過的茶壺山,這個角度是不是更像一只茶壺呢?

 DSC04615.JPG

DSC04617.JPG

DSC04618.JPG

DSC04619.JPG

優美的山稜線...

DSC04622.JPG

再下1400m方可抵達黃金博物館...

DSC04623.JPG

DSC04624.JPG

DSC04626.JPG

遠處的朝天亭與浪漫公路...

DSC04627.JPG

後方最左邊雞籠山...

DSC04628.JPG

與我反方向走的遊客,看這階梯,有如觀音山硬漢嶺.....

DSC04629.JPG

DSC04630.JPG

今日碰到三組遊客問黃金神社,帥哥是為外籍人士,以英文詢問,還好導遊英文程度可與之溝通,如果是客家話,就交給我吧~

DSC04632.JPG

DSC04633.JPG

金瓜石神社又名為金瓜石社、山神社、黃金神社,同時在金瓜石當地也被稱為山神廟,主祀大國主命、金山彥命、猿田彥命。神社落成於明治31年(1898)3月2日,由金瓜石鑛山田中事務所創建,為臺灣史上第一座具完整神道信仰空間,從無到有,格局完整具規模的神社。歷經鑛業經營權的更替、原有神社建築老朽,加上社會與經濟環境等因素的變動,臺灣鑛業株式會社在昭和11年(1936)4 月20日進行改建,戰後歷經天災人禍等因素而荒廢... 
神社位於山坡陡峭處,月亮由後山升起之時,儼然為一座天空之城,可惜的是,神社建築在戰後遭到破壞,現在只剩斷垣殘壁。目前參道沿途種滿山櫻花,山櫻花盛開季節去探訪,別有一番韻味...

以上網路資料..

金瓜石神社保有兩座旗杆,也就是當時插著旗子的地方......

DSC04634.JPG

DSC04635.JPG

DSC04636.JPG

看起雄偉的石燈籠,卻又不免有些淒涼,石燈籠又稱獻燈,通常放於參道兩側......

DSC04637.JPG

DSC04638.JPG

DSC04639.JPG

鳥居牌坊,分開神界與人界的地方...

DSC04640.JPG

DSC04641.JPG

一樣看到石燈籠,還有很多殘留的支柱...

DSC04642.JPG

所有石燈籠都刻有奉納兩字...

DSC04643.JPG

DSC04644.JPG

DSC04645.JPG

後方的坑,已經變成許願池了,仔細一看裡面真的有錢幣...

DSC04646.JPG

DSC04647.JPG

由五坑沿階拾級而上,石燈籠、鳥居依舊,登山至此眺望基隆山、俯視銅山里聚落和遠處的海,金瓜石就像幅美麗動人的山水畫...

DSC04648.JPG

DSC04649.JPG

DSC04651.JPG

石燈籠後方有寫昭和拾xxxxxx的字樣,不過有些已經被塗掉...

DSC04652.JPG

DSC04655.JPG

 

DSC04656.JPG

石燈籠上,有遊客放置日本錢幣,我想是以前日本人放的....

DSC04657.JPG

DSC04659.JPG

DSC04658.JPG

每個角度看茶壺山,都是那麼美...

DSC04661.JPG

到黃金神社可以從102縣道進去,亦或從黃金博物館進入後前往,神社的石階並不難走,但還需要些許體力,沿途都可以看到黃金神社的石柱立於山腰中,黃金神社俯視的景色絕對值得您走這一趟...

離開黃金神社既往本山五坑走...

DSC04662.JPG

紅色屋頂為勸濟堂...

DSC04663.JPG

DSC04664.JPG 

DSC04665.JPG

千辛萬苦繞個o型山路,終於又回到黃金博物館...

DSC04666.JPG

茶壺無水有破洞。半平陡峭吹大風。 神社石柱刻奉納。黃金展館復重逢...

今日公車由黃金博物館下車~祈堂老街~勸濟堂~茶壺山~半屏山~黃金神社,一路回到公車處,時間花了約5小時,打破以往走過的步道山路,也是最累的一次,公車搭到瑞芳車站,17:00整的自強號北上,假日搭車者眾多,還好早上先預訂火車票,不擔心沒座位,於瑞芳市區買了熱熱的麵食,車上輕鬆補充體力,而後一路睡到台北... 

金瓜石地區有十三層遺址、黃金瀑布、金九公路、金水公路(蛇形路)、勸濟堂、戰俘營遺址、、三毛住宅、黃金博物館、太子賓館、黃金神社、無耳茶壺山、 基隆山及數條步道等景點...

風信子104年1月25日...完結篇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風信子精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4) 人氣()